近年来,心梗突发而离世的案例比比皆是,让人不得不引起重视。所谓心梗,其实就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液流动受阻,从而使心肌出现局部缺血性坏死引起的一种现象。
在过去,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老年群体,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成为了心梗的高发人群。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其实跟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心梗日益年轻化,有这4种行为的人,易诱发心梗,希望你不在其中
1、长期熬夜
晚上睡觉时,机体各器官组织都会进行充分休息,确保第二天可以正常运转。但如今,熬夜已经成为现代大多数人的作息常态,长期作息紊乱、睡眠不足,会给心脏造成极大的负担。如果熬夜还喝咖啡或酒,那么无疑会加快血管的硬化速度,增加心梗的几率。
2、暴饮暴食
血管的状态,也会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如今很多人,为了省时省力,经常吃一些油腻的外卖,或者有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导致人体的代谢平衡被打破,体内堆积的脂质越来越多,血脂不断增加,造成血液浓稠,血液流动变慢,使心肌供血变少,长期下去,心梗的风险很大。
3、压力过大
现在很多人都背负着房贷、车贷,还要兼顾家庭的重担,生活压力很大,一刻也不能松懈。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人体会不断分泌一些激素物质,从而增加血液浓稠度,加速血管老化速度,导致心率不断加快,血压不断上升,所以心脑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发生。
4、缺乏运动
长期不运动的人,体内的血液流速也会变慢,如果平时还经常摄入高脂肪食物,那么血脂含量也会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影响之下,血液循环会受到很大限制。加上长期不运动,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也会下降,所以更容易出现心梗、脑梗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
心梗来临之前,身体会有哪些征兆?
1、嗓子莫名疼痛,常发生于情绪波动或剧烈运动后,喘气困难;
2、胸口持续疼痛,总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或出现濒死感;
3、咳嗽骤然增多,常出现于晚上睡觉时,伴随心悸、心慌、呼吸短;
4、出汗增多,胸骨疼痛,即使静止状态下也会有这样的表现;
5、有无力感或恶心感,即使睡眠充足也容易出现,可能是心力衰竭。
1种食物是心梗“克星”,早晚来一点,血栓不易上身
一般来说,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若想心梗远离,这类问题要趁早调理好,控制住,这样才能避免不良后果。
而这里说的一种食物,是青梅多肽酶。这是一种从青梅、余柑、杨桃、柑桔、山葡萄、银杏、柠檬等水果中提取出来的营养素,可以起到清理血管自由基,软化疏通血管,抑制脂质沉积,稀释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减缓血管老化,平衡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果可以每天早晚喝一些,血管养护好了,血栓也就不容易形成,心脑血管疾病也不会轻易来打扰。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心梗的发生?
1、坚持适当运动
前面已经提到了缺乏运动的危害,相信大家都知道,坚持适当运动,对身体是有利的。运动的时候,体内的脂肪不断消耗掉,保持脂质代谢平衡,这样的话,高血压、高血脂都能有效控制。
2、调整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爱吃油腻,口味重等,都对血管十分不利。对于有血管问题的人来说,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控盐、控油,还要控制烟酒的摄入。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和各类维生素的摄入。
3、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的波动很容易导致血管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大喜或者大怒的时候,血管会骤然收缩,导致血压瞬间升高,极易造成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血管破裂出血,阻断血液流动。所以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多开怀大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