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灸调理冠心病,绿色安全,你值得拥有!
由于现代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疲劳过度,吃饭作息不规律。导致体内各脏器受损,肾中精气慢慢衰退,气血也渐虚,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升高。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部分冠心病的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心绞痛,还有部分病人没有心绞痛的症状。有心绞痛症状的病人大多是劳累、着凉或者是过饱的情况下,发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者闷胀感,疼痛可以持续3-5分钟,冠心病发作的其他症状可能会出现眩晕、气短、出汗、寒战、恶心、昏厥,严重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一、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1、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位在心,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主要因素:气滞、血瘀、痰浊、寒凝、正气不足导致心脉痹阻。
四脏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到心主血脉之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2、在冠心病的发病是“虚、郁、瘀、痰、毒”相互作用,反复交杂的结果。虚症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
郁证是冠心病发病的始动因素。
瘀阻脉络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
痰浊粘凝是冠心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内毒致损是冠心病加重的内在因素。
除了注意饮食和作息以外,灸疗也是防治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做过心脏相关手术的患者,不适宜坐灸。艾灸会加快流血速度,对做过心脏搭桥、起搏器的患者有巨大的影响,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
冠心病,问题出在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上。那里的血管壁因为血栓出现狭窄,心肌得到的供血不足就会引起收缩舒张障碍,会引发心绞痛、急性心梗,严重的还会心力衰竭,危及生命。一般来说,要解决问题就得使血流恢复通畅。比如说吃药,是通过溶栓的方式恢复供血;比如说放支架,是通过扩张血管恢复供血;再比如说,在狭窄的区域另开一条通路,就是常说的“搭桥”。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坐灸。中医分析:中医自古就有“心脾相关”的理论,也就是说有从脾胃来治疗心脏的治疗方法。中医讲,心脏是一个需要气血充沛的脏腑。心肌的动力来源于血的营养,血液里的很多物质都属于中医说的“水谷精微”,是通过脾胃从饮食中来的。所谓“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吸收营养、消化食物变成水谷精微,是气血的一个来源。气血得以化生,水谷精微多了,相当于血液单位容积里所携带的营养物质多了,那么即便是冠状动脉狭窄没有大的改观的前提下,心肌得到的营养也会多于之前,自然就有利于症状的缓解、病情平稳。坐灸在治疗冠心病当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艾灸属于升阳,属于热疗的一种方式。艾叶同时具有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坐灸也是预防和缓解心绞痛、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运行不畅容易生病。气血有着遇温则、遇寒则凝的特点,艾叶具有温经通脉、散寒驱邪的功效,因此坚持坐灸,可以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产生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从而预防和缓解冠心病,尤其是对慢性心绞痛的患者。坚持坐灸,疏经通络,健脾和胃,起到疏通血脉、扶住心气的作用。坚持坐灸,缓解心悸、胸闷、胸痛,养心血、通血脉。温馨提示:心脏病灸友出现心脏排病,不建议加灸,甚至建议减灸,让身体平稳度过排病期即可。这是为什么呢?排病后加灸身体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加灸,排病很快过去了;另外一种是,加灸后,排病先加重,再减轻、消失。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坐灸是调理胃寒的最佳方法!
☆经络的神奇之处:一通百通,一堵百堵!
☆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点个“在看”,把这份“艾”分享给更多人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