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万人的冠心病患者,让心血管赛道成为流淌着奶与蜜之地。
12月2日,血管介入龙头业聚医疗医疗三递表后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一举动被业界视为水到渠成的必然。早盘公司平开报8.8港元,总市值72.84亿港元。截至发稿,跌4.2%,报8.42港元,总市值69.7亿港元。
成立于年的业聚医疗集团以球囊导管起家,为专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介入器械的医疗器械厂商。
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介入性治疗(PCI/PTA)以及侵入性外科治疗。综合权衡手术风险、成本以及治疗成功率,PCI/PTA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的首选。
业聚医疗创始人钱学雄在世纪之初抓住了PCI介入手术量高速发展契机,凭借深厚功底,该公司一度成为行业起步的学习对象。“找业聚医疗代工,或干脆去业聚医疗挖人。”一业内人士回忆年的血管介入行业如此说道。
事实上,业聚医疗的销量也足够扛打。以PCI球囊销量为例,在日本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在欧洲排名第四,在中国境内与美国排名均为第六。营收也颇为亮眼,年、年、年及年上半年业聚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別为0.96亿美元、0.88亿美元、1.16亿美元以及0.69亿美元。
不过当集采袭来,对业聚医疗影响几何?国际国内市场两条线并行策略,能否筑牢其抗风险堤坝?
研发扛打,但产品聚焦于球囊
产品创新性、有效性及临床使用频率,一直是医疗器械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年6月0日,业聚医疗共有逾40种获批产品,分别包括25款获日本PMDA批准产品、22款获CE标志产品、14款获FDA许可或批准产品和15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产品,截至年6月0日,产品已获全球逾70医院广泛采用。
商业化产品中更是有诸多“首款”,为行业的拓荒者。
业聚医疗研发出全球首个1.75mm刻痕球囊,具有高可通过性和可跟踪性,于年在日本获批上市;SapphireIIPro乃首款获FDA许可的1.0mm直径球囊,有助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手术中最具挑战性及最复杂病灶的预处理,于年获FDA批准上市;全球首款及唯一一款能促进有效治疗的双涂层支架COMBOPlus双疗法支架;全球首款及唯一一款获FDA许可的与美国所有导丝系统兼容的非顺应性PTA球囊——JADE……
高标准大规模生产能力也是企业生产必备核心要素,年12月底,工厂曾接受FDA的PMA前检查,结果为NAI(无需采取整改)。
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研发能力、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可见一斑,为丰富和新颖的在研产品提供后盾。年——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及万美元,占同期总收入的10.0%、14.2%及10.4%。
投入巨额研发是企业直面市场竞争的底气,专利数量也是创新之源。报告期内,业聚医疗在全球主要司法管辖区拥有超过项授权专利,其中在美国和中国境内分别拥有2项和45项授权专利。
技术和研发能力加持,截至年6月0日,业聚医疗拥有丰富的在研产品系列,包括处于开发阶段的约40款产品,并且计划将产品线扩张至新的介入领域,例如神经介入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
不过当下,PCI球囊是业聚医疗营收的主力军。从PCI手术来看,器械主要包括标准球囊、刻痕球囊、CTO球囊、药物涂层球囊、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及微导管。球囊作为至关重要的器械,直接受益于PCI手术的多寡。
财务数据或更能直观看出PCI手术量对球囊的影响。年至年,业聚医疗收入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1.16亿美元,年收入出现明显下滑,公司解释称受疫情影响,术量减少导致公司产品销量下降。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年上半年,业聚医疗收入为万美元,同比增长20.1%。
球囊贡献了超七成营收,报告期内PCI球囊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04%、68.8%、71.06%及75.4%,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集采或助力打开中国市场
球囊凭借打开各种病变、最佳化支架植入效果的功力,早已成为“明星耗材”,集采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单品。
今年年初,京津冀“+N”联盟完成冠脉药物球囊类和起搏器类医用耗材集采工作。其中,冠脉药物球囊类平均价从2.万元/个降至0.6万元/个,平均降幅达到72.50%。
业聚医疗也要直面集采降价的挑战,招股书披露,该公司在国内市场销售的1个产品中,有7个产品已经纳入集采范围。如果要保持产品在集中采购中标的竞争力,终端价格下降是必选项。一旦集中采购范围扩大,业聚医疗更多产品或者在研产品被纳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销售模式转变,是业聚医疗应对集采的策略之一。在中国境内,业聚医疗将产品在国内的分销模式从整个国内市场的独家代理改为直接销售及地区分销商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集采范围内的产品销售使用直接销售,集中采购范围外的产品使用地区分销商的模式。
年业聚医疗停止与中国境内市场的前独家分销商合作,并于中国境内指定多家新区域分销商医院覆盖范围。年上半年进一步聘请了0家中国境内分销商,以进一步扩大中国境内市场。
危机亦是机遇,由于中国境内的销售网络扩大及销售模式转变,今年前六个月,中国境内市场的收入增加万美元。随着收入增加,毛利也由年上半年的万美元增加至年上半年的万美元。
就业聚医疗而言,虽然受制于疫情,营业收入出现短暂下滑,但随着大力扩展中国市场,业绩呈现进一步增长,中国境内收入占比也从年的8.6%、年的5.7%大跨步至年的14.7%。毛利率也并未受到影响,报告期内,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7.9%、65.6%和69.7%。
一组数据或也能说明业聚医疗高举中国境内销售的深意。灼识咨询数据预测,预计到年,中国境内的PCI手术器械的市场规模为7.51亿元,亚太地区为29.85亿美元,欧洲为20.11亿美元,美国为19.07亿美元,日本为8.24亿美元。庞大的人口基数,注定了中国成为业聚医疗未来将持续角逐的战场之一。
集采给了业聚医疗调整国内分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业聚医疗高管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直言,集采无疑为公司带来很大的机遇,一方面调整了销售模式,一方面加速了国产替代。
“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收入约85%是来自海外市场,而产品的研发费用都是由庞大的市场分担,因此更有空间在集采下以价换量。”上述人士分析道。
多年来在日本、欧洲、亚太地区和美国地区的经营,不仅让业聚医疗收获了良好声誉及品牌认知度,也成为其重要的营收支撑。从年至上半年,业聚医疗医疗的海外营收占总收入的80%——95%。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行的路线,使得该公司对于集采降价的冲击,也将小于国内同业公司。
此次IPO后,业聚医疗将通过横、纵双向创新,进一步拓展血管内介入解决方案以及结构性心脏病解决方案的各种产品。它能否抓住介入性医疗产品快速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