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氨氯地平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李爷爷今年70岁高龄,十年前诊断出有轻度高血压,平时偶尔会有头晕和胸闷的症状,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因此李爷爷并没有特别在意,降压药也只有在实在忍受不了时才会服用。

这天清晨,李爷爷起床站起后突然感到头昏眼花,他连忙支撑住床沿,然后摸索着在箱子里翻开氨氯地平的药盒,看着药盒上写着的“一天一次、一次两片”,李爷爷既担心又难受的情况下一口气服用了四片,期待着血压赶紧降下来。

服完药一段时间后,李爷爷感觉眼睛症状有所好转,可是头仍有胀痛。又过了一天,李爷爷发现自己在头痛基础上又出现了双脚发软,于是赶紧通知了自己的医院。

医生给李爷爷做了专科检查,发现他双下肢存在腱反射减弱的情况,还有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结合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立马嘱咐李爷爷去做一次大脑的核磁检查。

结果显示,李爷爷侧脑室出现白质疏松的软化灶,这正是大脑实质缺血后坏死的表现。

然后李爷爷在医生的安排下先后静脉点滴了吡拉西坦、丹参冻干,起到营养脑细胞和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时补液也增加了血容量,虽然有利于脑梗死部位的血液充盈,但也有增高血压的风险,因此,李爷爷又口服了比氨氯地平降压更快速的硝苯地平。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的李爷爷在医生的查房问诊中详细说了自己吃药的经历,听完后医生恍然大悟,接着便告诫李爷爷氨氯地平一定不能过量服用,不然就会发生像这次一样的脑血管危险事件。

那么,从李爷爷的经历中我们能发掘出哪些高血压用药的信息呢,李爷爷犯的错误仅仅是过量服药这么简单吗?我们这次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氨氯地平

我们的血管平滑肌和心肌上具有一种起收缩作用的钙离子通道,氨氯地平正好能抑制该通道,也就抑制了血管和心肌收缩,但其主要在血管发挥功能,所以能扩张外周血管,让血管的血液相对减少,血液对血管的充盈压减小血压也就降低了。

同时,氨氯地平对心脏影响较小,也减少了许多副作用。

但由于其强大的扩血管作用,氨氯地平也会有不良反应。

如果脑血管、皮下血管和组织内血管扩张,就会造成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血浆外漏,最后分别会导致头痛、皮疹和水肿。而一旦剂量过大,氨氯地平会使得全身血管过度扩张,最终血压过低,这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而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掌握氨氯地平的使用剂量十分关键。

临床上,氨氯地平药物通常是5mg一片,而10mg就能很好地降血压。

但此时要注意,由于高血压常见于老年人,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常规用量,而且研究表明氨氯地平最低有效剂量是5mg,因此科学的服药方式是:第一天从5mg开始,第二天服用7.5mg,第三天服用10mg,最后维持在10mg用量水平。

目前苯磺酸氨氯地平是唯一获得过国际认可的国产钙离子阻滞剂,它质量高、疗效好、价格还低,并且随后又从中研发了左旋氨氯地平,是更适合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具有副作用更小的优势。

这么物美价廉的氨氯地平理应是全能的降压药,可为什么李爷爷用了后会出现脑梗呢?

二.氨氯地平与脑梗是否有关

实际上,并不是氨氯地平与脑梗死有关,而是脉压差过大与脑梗死有关,之所以服用氨氯地平会发生脑梗死则是因为当其使用过量后血压急速下降、导致脉压突然增大,最终发生脑梗死。

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也就是大动脉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的差值,反映了血压的波动幅度,它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脉压与动脉顺应性息息相关。试想一下,如果将大动脉类比成弹性的橡胶管,在心脏射血后血流大量涌入动脉形成收缩压,而在心脏射血停止期血液流向外周小血管,此时由于大动脉具有弹性储器作用仍会有部分血流保留下来形成舒张压。

因此,在正常大动脉具有弹性的“一张一弛”间,血压维持相对平稳。

一旦血管由于病变而僵硬,面对血流冲击时失去了缓冲,脉压就会增大,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同样在血压过低时大动脉储存不住血液,造成供血组织缺血。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它指脑部血流突然中断造成的一种急性病变。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最重要的一个病因,以出血性脑卒中更常见,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则多由于用药不当导致。

病例中医生推测病人病变原因是氨氯地平的过量使用使得全身动脉急剧扩张造成低血压、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最终原本由于高血压而硬化的狭窄脑动脉的血流变得更少、出现缺血性脑梗死。

那么服用氨氯地平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如何科学服用降压药才能既控制血压,又避免出现危险并发症呢?

三.服用降压药时最不能做的2件事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是重要的措施,但服药本身也是门学问,需要科学合理的方式,其中有两件事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做的。

第一件:避免过量使用

老年人由于高血压的长期影响会有血管硬化的问题,这时血管在血压剧烈变化下很容易破裂或者缺血,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开头病例中脑梗死等卒中的情况,应该在服药开始时逐步提升药物剂量让血压缓慢降低。例如氨氯地平就应该从最小有效剂量5mg开始服用,然后缓慢递增用量至10mg,最后以此剂量维持。

并且对于老年人而言,在维持正常脉压基础上强调收缩压达标即可,而且他们血压需要控制的目标值与年轻患者也是不同的,李爷爷已经70岁,只需要将血压降至</90mmHg即可,不必要完全达到正常水平。

第二件:长期规律使用,不能间断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无法做到真正治愈,所以药物治疗需要每天坚持、常年坚持,一定不能像李爷爷这样服用一段时间后觉得血压控制住了就停药,此时不仅血压会反弹和波动,更会提高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如今常规使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长效的降血压药物,只需要每天服用一次即可达到维持全天血压平稳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医从性,并且它几乎是唯一一种可以单独使用的降压药、副作用也比其他降压药轻和少。

因此,当医生安排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时,患者仅需每天按时服两片即可,这样简便的操作是很容易坚持的,也是对患者自己的健康负责。

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来,李爷爷犯的错误有,他既隔三差五地服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又在脑梗当天急切地服用了氨氯地平常规剂量的两倍用量,最终才导致了危险事件的发生。所以,我们在单一用药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联合用药时则要注重种类搭配和适应证,这样才能科学地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9(07):28-.

[2]姚立岩,杨勇,孟丽莉,周君,李晓霞.脑梗塞病因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30(05):11-14.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mlc.com/wadwh/166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