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CONGRESS
ROME罗马时间年8月29日,来自韩国首尔延世大学的Hyuk-JaeChang教授在ESC主会场分享了CONSERVE研究的最新成果。
Hyuk-JaeChang教授表示,在接受ICA(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的CAD患者中,有2/3的患者没有诊断出明显梗阻,而非侵入性的CCTA(冠状动脉CT)检测则在排除CAD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因此当患者需要进行ICA时,是否可在CCTA指导下有选择地进行ICA,这一方式的有效性尚不明确。CONSERVE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此进行验证:当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ICA时,比较直接导管插入和选择性导管插入(在CCTA指导下)两者的临床和经济效益。
一、研究背景试验设计:CONSERVE试验为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共纳入名患者,基于ACA/AHA指南将符合非紧急ICA适应证的疑似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入ICA组(直接导管插入)和CCTA组(医师根据CT影像结果决定是否选择导管插入),比较两组的临床及经济效益。
纳入标准:疑似但未确诊CAD的成人;符合ACA/AHA指南中非紧急ICAⅡ级适应证,包括:非侵入性压力测试、CAD症状、CAD术前评估以及从事高危职业的无症状患者。排除标准:有CAD病史;符合ACA/AHA指南中ICAⅠ或Ⅲ级适应证;基于患者安全考虑不适宜进行试验。
观察指标:1.主要终点(临床效益):复合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心梗、UA(不稳定性心绞痛)、卒中、血运重建、因心血管病住院。2.次要终点(经济效益):试验期间CAD相关开支,包括诊断费用、住院费用、血管重建费用、急诊和门诊随访以及相关并发症的费用。
样本统计:将名患者1∶1随机分配至ICA组和CCTA组在12个月内观察MACE事件;非劣效性界值为1.5;MACE发生率为0时,影响力>80%;单边假设测试值为0.05;预期年度事件率5%;预期流失率5%。
二、研究结果试验中患者入组时间~年,研究中心分布于6个国家和地区、18个合作平台,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2.3个月。试验初始纳入人,最终完成人数人,其中ICA组人(完成率89%),CCTA组人(完成率95%)。两组之间在人口统计学、CAD风险因素、心绞痛类型分布和梗阻性冠心病可能性上无显著差异。
两组在ACA/AHA指南推荐ICA适应证上无显著差异。
两组在梗阻性冠心病检出率、梗阻血管数量、梗阻位置无显著差异。
主要终点(MACE):总共发生69起,其中ICA组33起(4.6%),CCTA组36起(4.6%),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99)。
资源利用率和医疗费用:CCTA组较ICA组在ICA使用率减少78%,血运重建率减少41%。CCTA组每人美元的费用则较ICA组每人美元减少50%。
Discussantreview针对CONSERVE研究结果,来自德国埃朗根的StephanAchenbach教授进行了点评。在临床上,对于稳定性胸痛患者,很难准确的预测是否有冠脉狭窄。一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对于首次造影的疑似CAD患者,最终梗阻性CAD检出率为37.6%,而且在各类患者间无差异。因此,即使是缺血测试都不能给出确定性的结论。而冠脉CT敏感度更高,阴性预测值高。CONSERVE试验证实了CCTA在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下,最终ICA使用率仅为22%,并使血运重建率减少了41%。StephanAchenbach教授对本试验结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若干问题:本次试验主要针对的低风险人群,对于高风险人群是否同样适用;在没有任何检测的情况下是否有影响;对类似于FFR-CT的基于影像的缺血检测有何影响;CCTA组为何血运重建率更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可否有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总而言之,在同类试验已经证明CCTA有效性的情况下,CONSERVE试验作为一个罕见的随机影像诊断试验,观察了不同的终点事件,用良好的设计,进一步证明了临床中CCTA排除CAD的重要性。
结论
Hyuk-JaeChang教授指出在冠脉CT指导下决定是否行ICA检测,并没有增加心血管事件率,但ICA使用率和血管重建率显著降低,为患者节省了可观的费用。同时Hyuk-JaeChang教授表示相对于费用的降低,明显减少侵入性治疗则是临床医师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