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钢丝、球囊、支架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三驾马车。在这三者中,冠脉钢丝(GW)最常用,在介入工作者眼中导丝的技术含量最高。我们很难想象如何在直径仅仅0.20毫米—0.35毫米的方寸空间内融合了多种复杂技术,而且随着介入理念和技术的发展,这种精细、复杂化的趋势愈趋明显。
不论冠脉钢丝如何发展,其总体架构没有大的变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核心钢丝、弹簧圈、涂层(导丝基本结构图1)。
图1
核心钢丝可以看作是GW的基本骨架,其常见的材质是不锈钢和/或镍钛合金,不同材质决定了钢丝操作的差异。不锈钢材质支持力和推送力更佳;扭矩力(torque)传递更好;导丝头端的反应性(torqueresponse)更灵敏;导丝头端耐久度要逊于镍钛合金材质。与之相反,镍钛合金材质导丝仅在导丝头端耐久度略占优势。弹簧圈主流材质是不锈钢,主要是缠绕在核心钢丝的头端,可以有效的增加导丝的触觉反馈、力矩传导等特性。导丝涂层主要有亲水涂层、硅油涂层和PTFE涂层,亲水涂层联合多聚外套可以更有效的增加导丝的通过性。对于涂层的理解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导丝有涂层要比没有涂层滑;硅油涂层是一般滑,牺牲了一些滑的特质而换来更好的导丝头端触觉反馈;普通亲水涂层是比较滑;亲水涂层联合多聚物外套使得导丝头端滑上加滑——非常滑。不滑的导丝如同毛坯房的地板,涩不滑,硅油涂层的感觉是涂了一层蜡,如同装修地板直接刷漆,光但不会太滑。亲水涂层如同安了高品质木地板,滑!多聚物超滑涂层是打了蜡撒了水的木地板,非常滑,会滑倒;一般导丝头端40cm内是涂层的聚焦点。
一个术者理想的常用工作冠脉导丝(workhorseGW)应该具备有如下特性:导丝头端柔软(flexibility);灵敏的头端反应性(torqueresponse);良好的通过性(trackbility);更好的支持力(support);敏感的触觉反馈(tactilefeedback)。如何让一个导丝同时具备上述特性,而又不破坏其平衡性是工程师努力的方向。初学者一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