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8岁,男性,因“突发胸痛4天,活动后气促1天”入院,4天前患者无诱因下出现心前区疼痛,无放射痛,持续无缓解,医院给予治疗效果欠佳,遂转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无早发冠心病家族史。14年前有发热、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病史。入院体查:体温36.3℃,脉搏6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60mmHg,自主体位,神志清,精神差,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cTnI示3.12ng/ml。心电图V1~4导联呈QS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2~0.4mV,T波倒置。床旁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约57mm,左心室前壁薄,室壁运动减弱,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分析患者的病史材料,我当时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这是我第一次处理这么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考虑到是不是有其他疾病所致?首先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入院后连续复查cTnI:3.12ng/ml→3.5ng/ml→4.21ng/ml。血脂:TC3.69mmol/L,LDL-C2.53mmol/L.复查心电图:V1~5导联T波倒置。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在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提示LM瘤样扩张,左前降支中断(LAD)开口%闭塞,LCX(-),RCA(-),结合患者有胸痛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动态变化,以及冠脉造影LAD开口闭塞,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明确。但是患者为18岁年轻男性,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史,无冠心病家族史,不支持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肌梗死。结合其14年前有发热、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的病史,以及冠脉造影示LM瘤样扩张,LAD开口%闭塞等特点,支持“川崎病”的诊断。术后给予扩冠、利尿、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心肌重构等治疗,5天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经心外科会诊并和患者家属协商后,将患者转入心外科行冠脉搭桥术和室壁瘤切除术。
(1)这是我碰到第一例“川崎病”患者,冠脉造影时的冠脉瘤样扩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术后上级医师分析其发病原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后扩张、介入术后的损伤反应等。此外,冠脉局限性扩张多发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弥漫性扩张多见于川崎病等疾病。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冠脉中层受各种因素的破坏而变薄,弹性消失,导致动脉局部或弥漫膨出而扩张。结合该患者病史及冠脉造影结果,考虑“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可能性大。
(2)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期间,考虑冠脉瘤样扩张可导致血流缓慢等动力学异常,故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以防止新的血栓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多由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素所致,在临床上要注意排除“川崎病”所致动脉瘤导致血管闭塞的可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