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凉山州普格县的杨大爷今年76岁,3个月前他左下肢开始出现疼痛,尤其是行走后加重。2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好转,且左下肢出现麻木、冰冷、静息痛及脚趾青紫缺血等症状。杨医院就诊。医院诊断考虑为:下肢动脉闭塞,因病程长,动脉闭塞严重,手术难度大,医院就诊。由于路途遥远,加之年龄过大,杨大爷一家陷入了犹豫当中,正在这时家人打听了解到我院介入科能做此类手术,于是慕名来我院就诊。
我院介入科高而立主任检查后,结合CTA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若不尽快开通血管,肢体将出现不可逆坏死风险,甚至面临截肢。
术前下肢动脉造影
高主任当机立断:“现在必须急诊行下肢动脉造影评估血管情况后行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造影后,介入团队会诊决定立即行腔内微创手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直接置溶栓导管于闭塞处溶栓以重新开通血管,保证下肢血流灌注。经过长达约4小时左右的手术终于开通左侧髂总动脉-股动脉闭塞段。接着在监测凝血的情况下保留溶栓导管行血管内溶栓治疗64小时复查下肢造影,髂总动脉-股动脉闭塞段得以开通,可见约80%、90%狭窄,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给予左侧下肢动脉内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介入治疗(髂总动脉-股动脉支架置入),手术顺利完成。
患者于置管溶栓64小时后再次复查下肢动脉造影
术后下肢动脉造影
术后杨大爷恢复良好,左侧下肢皮温恢复正常,疼痛及麻木症状明显减轻,左下肢股动脉、足背、胫后动脉可扪及,脚趾缺血改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现已好转出院。
健康小科普
外周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或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后引起下肢血供减少,从而导致肢体缺血所引起,患者常常出现下肢静息痛、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感觉减退,运动障碍,甚至出现破溃及坏死等表现。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吸烟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以及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人群。肢体出现皮温下降、疼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需及时就诊。
专家简介
高而立主任医师
医院管理顾问、放射科学科带头人、介入科主任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胸主动脉、糖尿病足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曾医院影像介入中心主任、牡丹医院导管室主任。
专业特长:DSA、64排CT诊断、心脏病影像诊断、心脏大血管造影检查;先心病、冠状动脉、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等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
熊莉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分泌科主任、介入科副主任
凉山州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凉山州医师协会心脑同治分会常委、凉山州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凉山州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德昌县级拔尖人才、德昌县内分泌质控中心业务主任、德昌县心血管质控中心业务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医院和医院进修,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
专业特长: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介入诊疗。
图文:心内科
往期推荐
“AI医生”来啦!我院引进人工智能(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
从一场悲剧谈孕前和孕期保健的重要性
巩固全面小康,促进健康公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