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冠状动脉重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血管内超声技术(IVUS)。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植入血管腔内进行显像,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的横截面图像,还可以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壁的不同结构。根据冠状动脉粥样不同斑块的超声回声特点不同判断斑块的性质,为冠状动脉重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目前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常用的IVUS技术包括灰阶IVUS和高频IVUS,后者也称为虚拟组织学IVUS。使用IVUS判断冠状动脉重塑和斑块成分需要测量的数据包括包括外弹力膜的横截面面积(EEMCSA),管腔横截面积(CSA)、斑块和中膜。
冠状动脉重塑的检测:以距离病变最狭窄处10mm以内正常且无分支开口的血管为参考血管。测定近远端参考血管的EEMCSA,计算冠状动脉重塑指数(RI)。RI=冠状动脉病变处EEMCSA/近远端参考血管EEMCSA的平均值。在IVUS中,斑块的不同组织成分可以根据超声回声特点的不同被分辨出来。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是另一种能够分辨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学特征的高分辨力成像方法,较IVUS有更高的分辨力,对于脂核、纤维帽厚度、纤维帽内巨噬细胞密度等都可以分辨,目前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
二、冠状动脉重塑的可能机制冠状动脉重塑的机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冠状动脉重塑的理解,是血管壁对血流动力学、机械刺激、生物化学刺激的应答,并且由于不同血管节段对于斑块进展的代偿和药物治疗的反应而有所不同。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因子、斑块性质等都与冠状动脉重塑密切相关,但还缺乏大型临床试验的证据。
1.氧化应激: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氧化应激中的活性氧,尤其是NAD(P)H介导产生的活性氧(ROS),不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冠状动脉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也发挥了关键作用。Khatri等证明了氧化应激过程中的p22phox多肽在转基因鼠血管壁中的作用。
2.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冠状动脉重塑中的作用,是目前冠状动脉重塑机制研究中最热门的方向。研究中还发现低内皮剪切力(ESS)与过度正性重塑对高危斑块的产生有重要的作用。如有学者应用IVUS对猪体内的304段的冠状动脉血管的ESS进行了评估,并在第4、11、16、23周和36周重复评估,冠状动脉重塑被定义为最大内膜厚度>05mm(36周,n=220)。研究中发现,斑块在第11周开始进展,逐渐发生异质性变化,低ESS会促进斑块进展。冠状动脉正性重塑多发于ESS非常低的区域,并且会加剧此区域的ESS持续降低,同时伴有显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3.脂代谢异常:冠状动脉重塑还可能与脂代谢异常相关。Filardo等报道,脂代谢异常,特别是血清LDLC的增高以及HDLC水平的降低对血管正性重塑有重要作用。Lee等应用IVUS对12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重塑指数与HDLC相关,HDLC每升高1mg/dl,RI会下降。但是近年来的大型临床试验却并未重复得出此结果,Sipahi等的初步临床数据证实了C反应蛋白和血管正性重塑之间的关系,但并未得出LDLC和HDLC之间与RI直接相关。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重塑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VEGF165、TGFβ3的插入会导致血管重塑应答的改变。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基质蛋白酶的活性中都有影响,比如表观遗传学的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的甲基化。
三、冠状动脉重塑与斑块特征的临床研究正性重塑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延缓了血管狭窄的进程,只有当斑块面积进一步增加导致斑块负荷超过40%时才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而病变晚期常表现为血管的收缩,即负性重塑,引起血管管腔的进一步狭窄。许多临床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正性重塑在ACS患者中更常见,而负性重塑则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更多见。冠状动脉重塑的类型也与粥样斑块的特性相关。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中斑块的病理学分类,可以分为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及混合斑块,其中薄帽纤维粥样斑块由于其纤维帽薄、斑块内脂质丰富、淋巴细胞增多、凋亡的巨噬细胞增多等原因,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和痉挛等,而常会导致ACS的发作。
病理学研究中同时发现,在这种薄帽纤维粥样斑块的区域通常会发生血管重塑,而且以正性重塑为主,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斑块被纤维成分所替代并有钙盐沉积,此时病变相对稳定,但管腔失去了代偿性反应,则更多表现为负性重塑。形态学的发现与推测使人们进一步寻找在临床上的相关证据,近几年的大型临床研究中,关于冠状动脉重塑、斑块特征与临床表现有了进一步的发现,薄帽纤维粥样斑块、正性重塑、ACS之间的相关性基本得到了证实。
四、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在针对冠状动脉重塑、斑块特征与临床表现之间的临床研究中,薄帽粥样硬化斑块、正性重塑、ACS之间的相关性基本得到了证实。但是现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原因是多方面的:(1)临床研究中发现,薄帽纤维粥样斑块的特异性不够,尤其在Schoenhagen等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基线时测得的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只有很少在随访中发生了心血管事件;(2)对于远端血管而言,IVUS有很大的局限性;(3)无论是IVUS还是冠状动脉造影,都是有创性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目前我们还没有针对冠状动脉重塑、斑块特性的明确治疗或逆转方法以减少其危险性。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对病变过程的理解,临床表现、血管重塑、斑块特性、管腔直径、血管大小等共同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研究与评价疾病进展或逆转的方法,较之以前的单变量测量更为可靠,为将来的治疗提供了方向。(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速效救心丸主要由川芎、冰片等药味组成,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现常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救和常规治疗。经常使用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预防动脉硬化,如对已经硬化的动脉可阻止其进展;对新形成的斑块,还可能予以溶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