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数众多头痛类型中的“大户”。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
我国患病率占总人口数的1%以上,以青少年多见,且女性发病占优势。
偏头痛诱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习惯
?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
饮食不当:某些食物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
过度锻炼
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不规律等。
2、药物诱因
?口服血管扩张药
避孕药
激素替代药等药物
频繁使用麦角胺、阿片类药、曲坦类及其他单一成分止痛药(巴比妥、咖啡因、异辛烯胺)
3、环境诱因
?海拔高度的突然变化
短时间从一个时区到另一个时区
强光线的刺激(如电视屏幕、镁光灯、强力阳光等因素会使人的眼睛疲劳引发头痛)
噪音的刺激、空气的污染
闷热的房间
某些浓烈的香水
长时间的电磁辐射
4、气候诱因
?风、寒湿热等气候及剧烈的天气变化易诱发偏头痛。
湿热易使人情绪波动、烦躁、食欲减退,导致气血运行障碍,而引发偏头痛。
风寒易损伤人体阳气,引起经脉闭阻,而引发偏头痛。
特别提示:偏头痛患者应忌冷食及受寒。
5、女性生理
?青春期前,男女患病率相似。
青春期后,女性发病较男性明显增多。
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头痛发作。
绝经后、妊娠期、头痛减轻。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1、典型偏头痛
?多数病人呈周期性发作,女性多见。
第一期:视物模糊、闪光、幻视、盲点、眼胀、情绪不稳,几乎所有病人都怕光。
第二期:第一期症状消退后,出现一侧性头痛,大多数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
2、普通型偏头痛
普通型占80%,比较常见,发病前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也有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精神障碍、疲劳、哈欠、食欲不振、全是不适等表现,女性月经来潮、饮酒、空腹饥饿时也可诱发疼痛。头痛多呈缓慢加重,疼痛部位可为一侧或双侧,也有的为整个头部,疼痛的程度也较典型偏头痛轻。
3、基底动脉型
?多见于青年女性,发作与月经期有显著关系,有家族遗传倾向。
眩晕、双侧耳鸣、复视、口周或双侧肌体麻木、双侧共济失调等。
继而出现:双侧枕区或一侧头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常用检查方法:
脑电图检查
脑血流图检查
脑血管造影检查
脑脊液检查
免疫学检查
偏头痛的预防:
?少碰3C类食品:奶酪起司(Cheese)、巧克力(Chocolate)、柑橘类食物(Citrousfruit),以及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富含酪氨酸的食物。
小心香肠、热狗
警惕代糖食品
谨慎使用止痛药、感冒糖浆
补充镁、维生素B2、少喝红酒、学会减压、规律运动、睡眠规律、拒绝晨昏颠倒、善用热敷和冰袋、月经期多喝水、小心你的香水和众多清洁剂、小心使用避孕药等。
治疗措施与用药:
?1.发作期治疗
?应在安静避光的室内休息。轻者可服用一般的镇痛剂和安定剂,多数可获得缓减。头痛伴恶心、呕吐者可应用灭吐灵。
非固醇类消炎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
5-HT受体激动药:麦角胺制剂、麦角胺咖啡因。
2.预防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钙通道阻滞药:尼莫地平、氟桂利嗪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
5-HT拮抗药:美西麦角
中药制剂:桃红四物汤、偏头痛冲剂
3.经期偏头痛
经期偏头痛虽然在经期一过就会消失,但是经期偏头痛带给女性朋友非常大的不舒服而且也影响了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去处理经期偏头痛。
方法一:热敷
用一盆热水浸泡双手,并用热毛巾敷于头部,每次30分钟。
方法二:户外散步
可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方法三:推拿
不断用尖头梳子梳理头皮,可改善脑部供血。
方法四:喝甜饮料
糖分可快速地增加人体的血糖含量,而饮水可加大机体的血容量,改善脑部的缺血。所以,在疼痛时,给自己一杯甜奶或是果汁,都有助于缓解因脑血管扩张,压迫神经而引起的偏头痛。
如果你患有经期头痛,想有效缓解的话,有4类食物经期也应该避免食用:
巧克力:巧克力不仅容易发胖,它含有的干酪氨,还是引起偏头痛的主要可疑物。
肉类:包括牛肉、猪肉、鱼肉及火鸡肉等。
水果:包括柑橘类、苹果、香蕉。
饮料:某些饮料及其添加物也可能引起经期偏头痛。含酒精的饮料如各种高浓度白酒及红葡萄酒;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可乐和浓茶;酒精和咖啡因,会使人的血管扩张,容易引起经期偏头痛。
女性朋友在经期应该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因为在经期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下降,容易被一些疾病侵犯到身体,女性朋友一旦出现经期偏头痛就可以用上面介绍的办法去缓解。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