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等,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据估算,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7亿,并呈年轻化趋势,而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威胁国人的“健康杀手”!
绝大多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通过降压药治疗,而这其中有些人被医生建议早上起床后立即服药;有些人则被建议晚上睡前吃降压药,这是怎么回事?医生搞错了?
其实对于降压药的服用时间有“个性问题”,换句话说,降压药物不同、高血压类型不同,最佳的服药时间也存在个体差异。
1高血压也有差别
4大分型要弄清
人的血压波动是有规律的,正常情况下,在24小时内,血压波动会呈现“两峰一谷”的现象,即早上6-10点血压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到下午16:00-18:00时,又回升至另一个高峰,18:00点后逐渐回落,入睡后血压持续下降,凌晨2-3点血压达最低点。这种波动曲线类似勺形,医学上又称“勺形血压”。
1勺形高血压:白天高、晚上低当血压异常波动,虽血压还是遵循上述的波动规律,但夜间血压均值与白天血压均值下降大于10%时,即为“勺形高血压”。
“勺形高血压”患者,早上心梗、脑梗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数据显示,清晨血压激增幅度大于40mmHg,卒中的发生率可高达20%左右。
因此,此类人群一般建议早上醒后立马服用降压药;并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以免因血压过低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2超勺形高血压:晚上显著降低“超勺形高血压”是指夜间血压显著降低,与日间均压相差大于20%,比勺形高血压的波动幅度更大。
“超勺型高血压”患者也最好在晨起尽早服用相对短效的降压药来控制白天血压,同时需要避免午后或睡前服用降压药。
3非勺形高血压:从早到晚持续高如果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夜间血压较白天血压降低不超过10%,简单来说就是夜间的血压无明显降低,几乎和白天血压处于同一水平线,这就是“非勺形高血压”。
此类人群的服药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来进行调整,一般要在血压出现高峰前的1~2小时服药。
4反勺形高血压:白天低、晚上高有些人夜间血压不但不降,甚至比白天血压更高,高约5%左右,又被称为“反勺形高血压”。
此类人群服用降压药最好在下午2~4点或晚上睡前,有助于向“勺形”血压转化。
2夜间血压高,危险系数更高
“非勺形”和“反勺形”都会在夜间出现一个较高的血压,而其对心、脑、肾等靶向器官的损伤比白昼高血压更大。
夜间血压升高的人群中,发生腔隙性脑梗的比例高达53%,而腔隙性脑梗是脑卒中的早期表现;左心室肥厚发生比例也高达53%,而左心室肥厚是冠心病心衰的早期表现。
另外,夜间血压升高可能是肾脏病的信号,一些肾脏早期疾病,还没有出现肾功能问题,但已经有夜间血压升高的人占70%—80%,可以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炎等。
夜间高血压的可能症状
*夜里睡不踏实、多梦,睡眠不足6小时;
*睡觉打鼾;
*早晨刚醒时头晕、头痛,起床后症状减轻。
3我国成人高血压控制率仅6%
简单识别降压药的分类与使用
据统计:中国成人高血压的检出率高达37%,但治疗率只有23%,更让人担心的是:控制率只有6%。虽原因较多,但与降压药的服用也有一定关系。降压药物非常多,根据时效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降压药。
①长效降压药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等,起效时间慢,但是整个血药浓度很稳定,谷峰比值非常好,持续时间一般能达到24小时。所以早上起床后吃一片就够了。
②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片等,起效时间在6小时左右,6—8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大概10—12小时。
一般起床后先吃一片降压药,晚上睡觉前再吃一片。
③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等,起效时间快,大概15—30分钟,持续时间大概4—6小时,目前多用于急诊的降压处理。
一般起床后先吃一片降压药,要求空腹;中午饭前(一般11—12点)再吃一片,晚上睡觉前(9—10点)吃第三片。
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病,轻型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时,用单药可以控制,但长期下来,大部分患者都要用两种及以上的降压药才能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
联合用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是多样的,而一种降压药往往只阻断其中一个主要诱因;而且单一药物,也存在副作用,可小剂量联合用药,不仅可以彼此抵消副作用,还能叠加疗效,促进正作用。
像2A+D:2A是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二者能减少导致高血压收缩的激素,但它们同时还有保钾的作用;D是利尿剂,能降低钾,二者联合,可抵消部分副作用。
B+C:硝苯地平(C)这类药在最早期吃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降压后头痛、脸红、心跳加快的症状;而β受体阻滞剂(B)就可以抑制这些不良反应。
提示:单药还是联合用药要根据病情来选,用药量也各有差异,因此服药前一定要询问医生,切勿擅自服用。
4常见的降压误区
除了要分型吃药,高血压患者在控压的漫漫长途中还要避免以下误区:
1降压的目标值一样?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90mmHg,但特殊人群则另当别论,像老年高血压患者(≥65岁)的血压目标值/90mmHg;伴有其他疾病的一些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80mmHg。
2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是药三分毒”,很多人担心长期吃降压药会伤身,因此若吃了一段时间后,血压恢复正常,就停药,等血压升高时再吃。
不可否认,任何药物都无法避免副作用,但随着医药学的进步,市场上很多降压药的副作用已经控制得很小了。而且,相较于降压药的副作用,随意停药会使血压处于大幅波动之中,增加了心脑血管猝死事件的发生。
但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不能停药。有三种人控制好病情后,也是有可能停药的。
①继发性高血压:因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在原发疾病治愈后,血压恢复正常,可以停药。
②轻度高血压:此类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将血压恢复正常后也可以暂停用药,但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