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情况预示血管变硬做好4件事,及

动脉硬化很常见,随年龄递增,不少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但若不加以控制,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血管会越来越狭窄。

此时,血流通过困难,导致供血部位的缺血,就可能产生疼痛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在生活中,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以下三种问题时,就可能是血管在报警——

信号一走得急了胸口疼

这种胸口疼,专业名称叫心绞痛。

当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时,血流通过出现困难,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就会感到胸部疼痛。

这种疼痛常在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

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急性闭塞,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威胁生命。

信号二扭头的时候头晕

颈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给大脑供血受阻,可能出现头晕等表现,扭头的时候可能加重,甚至晕厥。

信号三腿脚凉、麻、痛

老年人如果发现走路时小腿肌肉疼痛,停下来歇会儿疼痛又缓解了,或是经常觉得腿脚发凉,尤其是冬春季节或夜里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也往往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

其发生部位在下肢动脉处,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当下肢血管出现严重狭窄和闭塞时,甚至可造成下肢坏死、截肢等。

如何预防血管硬化?

01饮食习惯要健康

推荐日常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

适量吃鱼虾,极少吃高脂肪食物,能够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新鲜水果和蔬菜里的抗氧化成分可帮助提高大脑中的蛋白质,保护细胞不受破坏,而坚果和橄榄油等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限制肉食,尤其是红肉;少吃腌制类、烧烤类、油炸类食品;少盐少油,清淡饮食,远离“重口味”。

02运动习惯要坚持

动脉硬化偏爱肥胖人群,特别偏爱腹部肥胖者。长期高脂饮食或是吃太多,消化不了多余的脂肪就会先存在肚皮上。

如果脂肪摄入仍不断增加,腹部存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到血管、肝脏上,造成血管脂质沉积、胆固醇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动脉硬化。

建议养成运动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重。

日常可以按照个人兴趣进行,散步、游泳、慢跑、打拳、练操都是不错的选择。确保每周锻炼4次以上,每次至少半小时。

03生活心态要放松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导致动脉硬化。

建议乐观生活、学会放松、劳逸结合,用书法、绘画、旅游、瑜伽、健身等爱好进行自我减压。

04“三高”务必控制好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血管硬化、堵塞的主要“元凶”,而预防动脉硬化,排在第一位的是降血脂,其次是降血糖、降血压,以及戒烟、戒酒。

监控好自己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合理足量摄入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

小贴士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保健品宣称能软化血管,清除斑块,其实这只是商家销售的噱头,不可轻信,光靠服用保健品达不到清洁血管的作用。

如鱼油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它有轻度的降脂作用,但跟现在用的他汀类药物相比,降脂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血管斑块非常顽固,而且又长在血管内皮下,一旦形成,难以清除。

因此,预防疾病损害的关键在于预防。

养生中国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mlc.com/wadzz/178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