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中国居民的人均寿命为77.0岁,女性为79.3岁,男性为74.9岁,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可以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有的地区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现在,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健康作息、健康工作等也已经成为了人们经常谈及的话题。作为一名营养师,从医学的角度,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器官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都尽心尽力地去保护,因为它们的健康都可以为我们的长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脑部
大脑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器官之一,也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大脑的功能十分复杂,它不仅可以支配人的听觉、视觉、语言、运动、情感表达等生命活动,还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生理过程。大脑的血管非常丰富,动脉分为两大对,一对颈内动脉一对椎动脉,大脑部位的静脉也有很多,最常见的为大脑深静脉。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要着重保护好大脑的神经和血管,尤其是像现在到冬天了,建议每位朋友外出时最好戴一顶帽子,因为低温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量减慢、脑部供血不足,轻度的话会头晕头痛,严重的话会引起昏迷、意识障碍、脑梗。有研究表明:经常戴帽子,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会降低20%。
二、腰部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教育要“站如松、坐如钟”,这话不无道理,因为正确的习惯和姿势会在腰背部的保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腰部位于脊柱的两侧,是人体重要的连接部位,人的很多活动都需要腰部作为支撑。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需要经常久坐、久站的职业人群,经常会抱怨腰痛,严重的会导致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身体年龄远超过实际年龄。做好腰部的保健对任何年龄段人群来说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中青年阶段,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会使老年时腰部疾病的发生延缓。
第一,需要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久行,必须经常变化姿势。久坐40分钟后起身活动10分钟,以减缓肌肉疲劳。第二,尽量不搬运重物,会增加腰部的劳损,若要搬运重物最好蹲下,避免弯腰搬运。第三,经常进行自我拉伸运动,可以提升腰部的灵活度,增加肌肉力量。第四,选择合适的床垫。过软的床垫会使腰部失去支撑,睡醒后腰部酸痛加剧;太厚的床垫会使身体内陷,像是弯着腰睡觉。建议的床垫是最好偏硬,只要硬度够了,厚度则可忽略不计。
三、膝盖
膝关节是人体承受重量最多的一个关节,久站、长时间走路跑步、使用不正确的姿势跑步等,都会对膝关节产生损伤。而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机体功能下降,膝盖的生理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弱。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有的人会出现老寒腿的现象,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就进行膝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第一,运动时间要量力而行。对于一些不经常运动的人,不能一开始就定很高的运动目标,可以从2km,逐渐增加到5km,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第二,有条件的话,运动的时候最好带护膝,并且跑步时不要全脚掌落地,将重心放在脚尖部位。这样的话会减少膝盖的承重力,起到缓冲作用。第三,运动前后要做膝盖的热身和修复活动。运动前,俯身活动膝盖并且可以将搓热的双手放在膝盖上增加血流量,不能马上投入长距离的跑步;运动后,不要立马休息,可用双手再次轻揉膝盖。第四,日常生活中做好膝盖的保健。比如,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增强骨骼的坚韧度,给膝盖补充营养;刚入冬时就也带上护膝到冬天结束,这样可以防止膝盖提早老化;平时闲暇时也可以双手互搓直到掌心发热,将手放在膝盖上,循环10次。
四、足部
足部是人体的末端器官,有丰富的穴位和血管,很多都是末端小血管。因为足部离心脏较远,所以心脏泵出的血液到达足部的时间相对较长,量也相对较少,所以很多人就有冬天或季节交替时足部冰凉甚至青紫的现象。保护足部,是长寿的第一步。
足部保健,首先要保暖。泡脚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非常好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一些足部经常偏凉的人群来说,每晚泡脚是必备节目。循环的血液可以从足部上行到全身各处,有时甚至会出现发热微汗的感觉,这是泡脚最好的效果。其次,建议冬天晚上洗脚后、睡觉时穿袜子。因为晚上气温较低(即使是在有暖气的房间),当人熟睡之后身体温度也会变低,脚部可能会变凉。有了袜子的保暖会使脚部一直有温度,脚部热了全身就热了。我亲奶奶,就有晚上睡觉穿袜子的习惯,她是农村人根本不懂什么保健,睡觉穿袜子可能也是长年习惯。但是后来我学了医,忽觉奶奶的做法原来真是不经意间就做好保健了。她去年去世的,去世时92岁。最后,经常按摩足部。因为足部也有很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是身体其他疾病的护身符。
以上就是每个人需要保护保健的四个器官,但愿能给您带去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