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人注意每天至少收治1名夏季谨防

<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脑中风多发于冬季。其实不然,炎热的夏季,脑中风也是大家都需要注意的隐藏杀手,特别是三高人群,更加需要留意。

7月24日上午10点多,长兴市民金阿姨在家做中饭时,突然感到左侧肢体乏力,站立有些不稳,口齿不清,险些摔跤,幸亏被家人及时扶住。在被紧急送至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急诊科后,经诊断为“脑中风”。卒中中心黄华栋、李冬辉等医护团队迅速启动溶栓急救流程,病人转危为安。

7月28日下午3点,长兴市民王大叔在家活动时,突然感到左侧肢体无力,意识不清。半小时后,被家人送至急诊科,经诊断为“脑中风”。通过溶栓+桥接取栓,病人情况有所好转,被收治入院观察治疗。

自六月以来,卒中中心共收治脑中风病人84例,平均每天就有1名脑中风患者被收治入院。“我们比较了一下,冬季最高每月也不过收治60名左右,所以这个数据值得警惕。”黄华栋介绍,夏天之所以脑血管病高发,主要是因为炎热所致,具体总结为以下三点:

01

水分补充不足。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热,大量出汗,水分补充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从而诱发脑卒中。

02

空调使用不当。夏季高温时,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进出房间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脑血管势必会不断收缩、舒张,增加脑部循环障碍的风险,诱发脑卒中。

03

情绪波动。炎热的天气,常令人烦躁、易怒,这些情绪的波动会影响人体血压水平,导致血压骤升,诱发脑卒中。

脑中风的前兆都有哪些呢?在发病前,都会有一些轻微的症状出现。约1/3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数天或数周,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就消失,容易被患者忽视。

如果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往往预示着脑中风的来临,医院救治,不可延误病情:

一、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二、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三、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这是由于小脑或脑干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四、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五、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可能是脑出血的信号,应特别注意。

对于上述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遇到,但只要有症状出现,就须特别警惕。那么,脑中风该如何预防?主要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两种。

长兴县卒中中心团队

一级预防是针对首次脑血管病发作的预防,还未发生中风的患者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达到推迟脑血管病发生或使其不发生的目的。主要措施有:1.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2.抽烟、饮酒的患者要戒烟、戒酒,有心房颤动的患者要抗凝治疗。3.无症状性的颈动脉狭窄要进行监测,如果狭窄率大于70%,要考虑是否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者内膜剥脱术,同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进行一级预防,但只推荐在高危人群当中进行。4、注意运动和锻炼,平时的膳食应多样化,营养摄入合理均衡,平衡心态。

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比如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大于50%,积极的行他汀药物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斑块,防止其脱落,若狭窄越来越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2.要对非心源性的卒中行抗血小板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有明确心源性脑卒中的患者要使用新型抗凝药物。3.有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要积极寻找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并进行治疗。

-TheEnd-

文稿:文秦

监制:晓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mlc.com/ways/179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