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还有两天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是我一生经历坎坷的一年。春节过后,就想提笔写在日本看病的经历与过程,无奈新冠疫情的出现,加之本人在疫情期间身体不好,年2、3月份,我的耳朵和眼睛相继出现了问题,不能出门、不能动笔,生活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从年初到现在经过西医和中医漫长的治疗过程,目前,眼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生活也逐渐趋于平静。耳朵还在治疗、恢复中,但总的来说向好的方面发展。
年10月,我结束了长达20年的公司工作,真正地享受了退休生活。
19年的4月23日,一次急诊打破了我生活的平静,不知为什么血压突然升高,在医院经过急速降压处理,心电图、CT、胸片都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这次急诊后,身体各方面出现很多不适,例如:爱出虚汗、睡觉开始出现失眠等问题,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年7月份,终于在7月18号做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显示:心脏大的血管前降支和右冠状出现了狭窄,狭窄的程度在50-60,但还没有达到支架的指正程度。而心脏的细血管堵的比较厉害,第一对角支都已经堵死了,后降支和左室后支也非常不理想。医院签订协议只做介入,不做治疗。所以,我当时拒绝医生放支架的建议,带着这样的检查结果我出院了。
出院以后,带着造影检查结果,医院医院进行了咨询。医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支架要做6-7个,不做支架心脏搭桥也可以,不过目前搭桥早了点,要等一到两年,意思是说血管堵得再厉害些直接做搭桥手术。
专家们的建议给我心里造成很大的压力,试想一下,一个心脏要介入6-到7个支架,一个心脏的血管要放入6-7个金属异物,这人可怎么活那!
在我住院做心脏造影期间,同屋的病友(后来成为好友)告诉我,日本对于冠状脉狭窄有清洗技术,可以不做支架,并看了女儿同学在日本做心脏血管手术的视频,于是萌发想到日本试试,医院能否接受我这样的病人。我于19年7月29日,由女婿用邮医院用发出前往看病的请求,大约10天左右,医院的答复,医院前来就诊,但要把在国内看病的资料和冠状脉造影的视频邮寄到到日本,医院做心脏介入手术。于是我就把国内做医院诊断证明邮寄到日本。大概在8月下旬,收医院的的答复,要求10月7日前往日本接受手术,手医院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同时做好3-4天住院准备,医院手术费万日元(相当人民币大约6.6万元)。
医院联系过程中,我只有去日本的三年签证,没有通过中介,也没有去日本必须用的申元保证书,只用了邮件进行联系与沟通,所以说去日本看病很方便,手续也很简单。
19年10月6日在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我踏上了去日本就医的路程,飞机在日本成田机场降落。医院离东京60公里,为了方便,当晚我们住在医院附近的新松户酒店,它距医院大约10公里。
第二天上午九点,我们医院的前台,与我们联系过的齐藤女士(医院翻译之一)在前台接待了我们。
齐藤女士带我们到财务缴纳万日元预付金(相当人民币6.6万元),同时安排我做手术之前必要身体检查。检查的项目有血检、尿检、ABI、心电图、心脏彩超、腹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X光胸透等,检查过程一环接一环,中午12点钟,检查项目全部做完。
下午各项检查项目数据已经到了三角和雄院长的手里,并且在院长办公室里见到三角院长。三角院长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说‘’看到你从中国寄来的造影资料,对你的心脏中间支90%的狭窄只用药物球囊就可以把斑块全部溶解掉,而且不会出现问题‘’。三角院长说的的那么平静与肯定,使我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原本当天晚上就可以手术,由于当天的患者多,所以手术安排在第二天下午进行。
10月的日本,也如同国内一样天气很热。第二天下午,当我走进手术室,只见几位穿着铅衣(因手术有辐射)带着手术护镜看不到面孔的医生,加之手术室里温度较低,而且今天临时调换了翻译(日本人)讲中文不是很流利,心情还是不免有些紧张。手术开始前,医生通过翻译与我讲了手术过程的注意事项,然后对我全身进行消毒。消毒后,当医生给我下半身盖上一个类似保温箱的罩子时,一股暖流传到全身,顿时,紧张的心情没有了,这在国内做造影手术是没有这样处理的。
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大约40分钟左右手术结束。结束后,三角院长从操控室出来,向我讲述了手术全过程,三角院长说,“这次手术用的是德国新普力药物球囊,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囊,血管的狭窄从90%下降到0%,也就是说血管的狭窄斑块没有了”。听完三角院长的讲解很高兴,不过三角院长又说,“手术过程中发现另一只血管狭窄也达到了90%,这只血管也应当介入治疗,并说当时手术中与我商量过”,不知什么原因我没有听清,本来可以一次解决的问题,现在要分成两次做,第二天对另一只血管又进行了介入治疗。这次治疗的结果血管狭窄是从90%下降到50%,这可能是由于血管特殊的问题,不易过度治疗,术后三角院长与我开玩笑的说,“你现在可以登长城都不会有问题了”。
医院三角和雄院长
医院是以心血管介医院。在日本,三角和雄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在日本心血管介入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医院有世界顶级的介入手术设备外,三角院长还创造了全日本独一无二的天无休息、24小时全天候显示仪器中央控制室,这个中央控制室可以直接监控6个手术室。手术室随时接待急诊患者,并且当天检查、当天出结果、当天做手术,术后只要住一个晚上就可以出院。医院积极接受外国患者,从不考虑国籍。
目前,对于心脏血管的患者,医院可以做气球扩张术、药物球囊术、支架、旋磨手术、准分子激光术,几乎所有的心血管手术都可以做,而且手术的成功率几乎%。正因如此,中国的不少心脏患者愿意到日本来治疗。医院治疗心脏血管的原则是介入,尽量不放人(尽量不放人支架)。这与我国目前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有着很大的区别。
去日本好多次了,也在日本生活过,但在日本看病还是第一次。在医院做了两次心脏血管介入手术,住院4天,医院的点点滴滴都令我感动。医院的病房几乎都是70-80岁的老人,但你看不见家属探望病人的情景,医院没有护工,只有护士。医院的一切护理都由护士完成,包括自己不能用餐的老人,每到用餐时,这些老人都围在护士站周围让人感到很贴心。
医院病房需要雇工对患者进行护理形成极大反差。
心血管住院的患者伙食都有严格控制标准,无论是早餐、中餐、还是晚餐,菜的盐量都不会超过6g,主食的用量也在饭盘中都写的清清楚楚。
一个简单的输液支架,样式也与国内支架大体相同,考虑到患者输液时需要走动,或去卫生间,医院的的输液支架灵活、轻便,还在支架上安装了支架扶手,当你推着支架行走时,让人感到稳当、轻松、和舒适。一个小小的输液支架,让人看到日本人做事的严谨、认真、细心和周密,这也是日本人能强国因素吧!
在日本,大街小巷公共卫生间干净程度据说号称世界第一,其卫生条件都已无可挑剔。而医院里的卫生间,那就为患者想的更全面,无论是坐便的扶手、应急呼救、还是坐便的冲洗,医院为患者的贴心与周到。
在日本,医院对患者的服务质量非常高,护士到病房对患者都是跪式服务。在医院里,每个患者都享受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治疗,医院里每个细节,都是对患者的尊重。医院对患者,靠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医院把患者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爱心,所以日本的综合医疗水平常常占据世界第一,我想这也是越来多的中国人愿意到日本治病的原因吧!
两次手术,包括手术前的各种检查,共计支出医疗费万5仟元日元(折合人民币10万6千元);其中2次手术费用75万4千日元(折合人民币4万7千5百元)。结算和预交定金不用换成日元,只要有国内的信用卡或银联卡就可以直接结算。
在日本,看病是不需要先划价,再排队交钱的,也不需要来来回回交钱。除了第一天的预付款,其它的的化验、检查、手术等都是在你看完病之后,会给你一个整体的费用清单,这个清单包括所有费用,只要交一次钱就可以了。而且交钱是在一个很好的休息室,医院的陪同人员。我的女儿、女婿和和我开玩笑的说,你现在不交钱也没有人理你,日本人的这种觉悟真的体现在方方面面。
有人说,在日本看病很贵,中国人在日本看病是日本人的3倍,但以我个人这次在日本看病的的经历,医院支出的医疗费用没有那么贵,医院的费用相差不大。当然,不同的病情收费也会有差别,这需要我们国内去日本看病的患者了解清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医院的要求,手术做完,需要3个月、6个月、1年要进行3次复查,而且要进行造影复查。经与日方协商,复查可以在国内。年1月16日,医院(第一次发现医院),进行了3个月后的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在日本做的2根血管介入手术很成功,完全没有问题。半年的复查由于我国疫情的出现,加之身体感觉良好,复查没有做,准备一年后,在适当的机会完成最后的检查。
10号出院,本想在日本玩几天,但当时日本的大街小巷、电视转播、各种宣传,动员日本全国人民迎接台风19号(海贝斯)到来,据说这次台风大到几乎能覆盖日本。由于日本台风的到来,于11号晚上就回到国内。据后来报导,日本这次台风损失相当大。日本是世界生活指数很高的国家,但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文章的最后,我要感谢我最初做造影的同窗好友志伟先生和他的女儿,是他们给我提医院,医院心脏血管介入手术亚洲闻名。同时我也要感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