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不是病!
脑供血不足是指脑部某一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可引起脑功能障碍。但严格来说,脑供血不足并不能算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状的俗称。且脑供血不足高发于老年人:
在60岁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
80岁以上老人中,脑供血不足者则要占到80%;
且而有脑供血不足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血管性痴呆」和「脑梗死」!
头晕≠脑供血不足!
相信很多阿姨爷叔在感到头晕的时候,都会以为自己是脑供血不足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头晕和脑供血不足一样,都属于因为某种疾病而引起的症状。换句话说,是因为人体有某种疾病所以导致了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了头晕的现象。但脑供血不足的表现不只有头晕一个,所以,当你原有的某种疾病突然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时,你必须要重视起来了!
这4大疾病
最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
“三高”
因为“三高”会造成血管狭窄、血流缓慢的结果,所以它们也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可使血管内膜受损增生,进而造成管腔狭窄;
★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增加管腔狭窄风险;还可使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强,增加血液粘稠度,减缓血流,甚至血液瘀滞形成血栓;
★高血脂:脂类物质含量升高,易引起动脉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如果斑块破裂,还可形成微血栓,堵塞小血管,影响供血,甚至直接导致脑梗。
心脏疾病
如果心脏存在疾病,也可诱发脑供血不足。如:★冠心病人心血管狭窄,每次泵出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供应给脑部的血液自然也会有所减少,从而造成脑供血不足。
★心衰患者心脏收缩无力,房颤患者心脏收缩不完全,都可导致排出心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脑部供血。
低血压
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血压过低,心脏泵血量减少,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血液前进,就容易造成全身血液灌注不足的情况,导致脑供血不足。颈椎疾病
部分颈椎疾病可能压迫到心脏向脑部输送血液的血管,使血管变窄,从而影响血流,造成脑供血不足。这些症状预示着
你的脑子可能供血不足了
除了头晕,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那很可能是在提醒你,你原有的某些疾病,可能已经导致你脑供血不足了!
面部或一侧肢体发麻
大脑出现血液供应不足,会影响到人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面部发麻,肢体发麻、看不清东西、眩晕、耳鸣等等症状。嘴歪、语言障碍
大脑如果出现供血不足,还会干扰运动神经,引起一些行为动作的失常,比如咬字不清、说话困难、嘴歪、流口涎等情况。精神不济
脑部供血不足时,整个人会显得没有精神且面色不好。此外,还会出现头晕、昏昏沉沉、嗜睡或失眠等精神状况的改变,也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甚至短暂性的意识丧失或智力减退,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风险。突发性失明
脑部的血流量较少,会导致视网膜的动脉出现轻微的血栓,从而引发失明症状,导致人体出现突发性失明。例如:有时候会突然一下子看不到眼前的食物,过一小会儿就会恢复正常等现象。
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这是最常见的征兆表现!容易出现的情况有:肢体无力、走路不稳、拿不稳东西、运动不灵活等症状,有时也可能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性格转变
有的人可能出现性格上的变化,如:原来孤僻、沉默寡言的人变得爱说话、急躁等。温馨提示:
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且持续2个月以上,应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脑CT血管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确诊。
改善或预防脑供血不足
“吃”和“动”要双管齐下!
一组营养素,保护血管
补充抗氧化物质
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番茄红素等抗氧化物质能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损伤,从而辅助减少脂类物质等在血管壁上沉积,预防血管管腔狭窄,以保证血液供应充足。
建议:
每天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番茄、蓝莓、桑葚、橘子等,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每天应保证足够的摄入量。
多吃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对预防高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大有益处。建议:
生活中不妨适当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肉、坚果、蘑菇、奶类等。
“一动一泡”促进血液循环
泡脚
泡脚也是公认的促进血液循环的好方法。每天晚上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还可遵医嘱添加部分相关中药,更有利于血液循环。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患者、皮肤感染破溃患者需谨慎进行。护颈椎做“米”字操
日常可以用头跟着“米”字的笔画运动,前后左右全方位锻炼颈椎。但一定要注意动作幅度,不要引得脖子咯咯响。资料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首都医院往期精彩回顾
■后背疼预示多种病!一张《疼痛对照表》帮你排查
■三伏天多出汗就是“排毒”?这几个部位出汗当心有危险!
■最新研究:活到岁不是梦!想长寿,这些事别做……
你点的每个
我们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动动小手点个再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