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动脉间栓塞型ST段抬高型心肌

北京皮炎主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87.html

既往基于病理解剖和OCT的研究证据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发生机制包括:斑块破裂(plaquerupture,PR)、斑块侵蚀(plaqueerosion,PE)和钙化结节(calcifiednodule,CN)。

ACS发病机制

此外,有约1%-17%的ACS非上诉三种主要机制导致,而其中就包括冠脉栓塞(coronaryembolism),有研究显示冠脉栓塞约占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的2.9%-13.0%。

冠脉栓塞在分为三种类型:1)直接性冠状动脉栓塞:栓子多起源于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等;2)反常性冠脉栓塞:是指静脉循环的栓子经过一些异常解剖通道(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等)进入体循环引起冠脉栓塞;3)医源性冠脉栓塞:是指心胸外科或介入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导致的冠脉栓塞。

了解冠脉栓塞:冠状动脉栓塞:被忽视的ACS病因

在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有一种重要的栓塞机制称为动脉间栓塞型(artery-to-arteryembolism,AAE),即近端狭窄血管的病变部位形成的血栓迁徙至该血管远端导致远端急性完全闭塞,这一机制在脑梗死患者中约占7-18%。

同样,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也存在这一发病机制,并被称为动脉间栓塞型心肌梗死(artery-to-arteryembolicmyocardialinfarction,AAEMI),然而目前我们对此认识尚不足。最近,日本学者发表于JAHA的一篇文章应用OCT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名在冠脉介入治疗前接受OCT检查的STEMI患者。

研究流程图

AAEMI的定义需符合以下5条诊断标准:

冠脉造影检查提示罪犯血管TIMI血流≤2级;

OCT检查提示罪犯血管闭塞处不存在PR、PE或CN的特征;

OCT检查提示罪犯血管近端为斑块破裂且存在新鲜血栓;

OCT检查提示罪犯血管远段阻塞处到近端斑块破裂处距离≥30mm;

不存在房颤或心室腔内血栓。

既往的基于腔内影像学的研究显示,在大多数急性心梗患者中,斑块破裂或最大坏死脂质核心的位置多在最小管腔面积位置(MLAsite)的近端,其距离分别为4.2±5.8mm和10.9±20.8mm。为了将发生于MLA近端的PR与AAEMI区分开,本研究将近端PR的位置与远段闭塞的距离定位为≥30mm。

AAEMI典型示例图

A.冠脉造影提示RCA中段完全闭塞;B.血栓抽吸后RCA血流恢复至TIMI3级;C.OCT提示罪犯血管近端有血栓(黄色箭头)和斑块破裂(白色箭头);近端MLA为5.9mm2;D-F.初始冠脉造影闭塞处不存在斑块破裂、斑块侵蚀或钙化结节等,MLA为2.9mm2;罪犯血管近端斑块破裂位置距离远段闭塞处60mm。

本研究最终纳入名STEMI患者,其中PR,PE,CN,AAEMI的患者分别为(64.1%),67(22.1%),27(9.0%)和10(3.4%)名。

在10名AAEMI的患者中,有6名(60%)的罪犯血管为RCA;AAEMI的患者罪犯病变处的MLA显著大于PR,PE和CN。此外,AAEMI患者罪犯血管斑块破裂处的管腔面积显著大于斑块破裂的患者。

在AAEMI的患者中,罪犯血管闭塞处的平均MLA为1.2mm2(1.0-2.1),40%的患者未植入支架且2年随访事件发生率为0%。

结论:AAEMI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少见病因,并且具有独特的病变形态学特征,即斑块破裂部位的管腔面积较大,而闭塞部位的管腔面积较小。

参考文献

TakahataM,InoY,KuboT,TanimotoT,TaruyaA,TeradaK,EmoriH,HigashiokaD,KatayamaY,KhalifaAKM,WadaT,OzakiY,ShimamuraK,ShionoY,KashiwagiM,KuroiA,FujitaS,TanakaA,HozumiT,AkasakaT.Prevalence,Features,andPrognosisofArtery-to-ArteryEmbolic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A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tudy.JAmHeartAssoc.Dec15;9(24):e.doi:10./JAHA...EpubNov30.PMID:.

/

............

学术

阅读

音乐

影视

心情

小储同学的

读书笔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mlc.com/wadzz/148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