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冠脉造影常见问题,你都会处理了吗

助力青少年祛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90628/7254678.html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心血管内科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随着技术的成熟及各地胸痛中心相继成立,冠脉造影手术量逐渐递增。

不可避免的,我们在手术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可能会手足无措。浙江邵逸夫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赵炎波老师,分享了他的一些经验。

比如——

如何选择造影剂?

造影剂过敏,怎么办?

根据造影剂的渗透压从低到高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三种,等渗造影剂对血红细胞和肾脏的损伤小,一般在一些肾功能不全,本身有糖尿病肾病,或者有尿毒症的患者,可考虑选用等渗造影剂。

造影剂过敏怎么办呢?

轻者表现可为恶心、呕吐、发热等;少数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循环衰竭。

对既往发生休克表现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冠脉造影;

对既往出现皮疹等轻度过敏患者,可以术前使用组胺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治疗3天,造影术前加用盐酸异丙嗪和地塞米松。

血管入路扭曲

如何到位?

血管入路扭曲,在桡动脉径路比较常见,比如桡动脉扭曲、头臂干扭曲等,这一问题容易导致导管操作困难,不容易到位,也容易导致导管扭折。

遇到这种问题:

第一,可以更换为直径更大的造影导管,扭控力会更强,但通过性下降;

第二,可以将导引导丝留在造影导管内进行操作,从而加强扭控力,更容易到位。

出现造影相关冠脉夹层

如何处理?

首先,冠状动脉夹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继发性常见于PCI过程中。

根据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分型,可将冠状动脉夹层分为A-F型,其中C-F型预后差,需要紧急处理。

摘自课程「入门到精通: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若由冠脉造影造成的夹层,应该如何处理呢?

立即更换造影导管为指引导管,采用SION、FielderFC等操控性能好的软导丝寻找真腔。

可采用平行导丝技术,或IVUS指导下导丝寻找真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正向造影,以免前向夹层/血肿扩大。

导管超选右冠脉圆锥支

造影导致室颤,如何避免?

由于圆锥支靠近右冠开口,造影导管容易超选圆锥支并引起嵌顿,若此时造影剂推注过快、过多,或推注时间过长,可导致心室肌压力过高,易引发室颤。

如何避免呢?

通过「冒烟」尽量避免超选圆锥支

打开压力监测,利于发现嵌顿

如果反复尝试仍超选圆锥支,可将PTCA导丝送至右冠远端,再利用导丝调整导管

右冠状窦内非选择性造影

以上仅仅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问题。

冠脉造影说难不难,熟练者可能只要10分钟就可完成,但操作不当,同样可能发生致命的并发症,这也是临床医生比较有压力的事情。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医生们没有一套系统实用又规范的操作方法。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

我医院心内科冠脉介入团队的4位骨干医师,精心打磨了一门课程——

从入门到精通

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向下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mlc.com/wadzz/146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