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老师说
停课不停学,假期停课期间,除了要密切
(2)从_________方面3.作者将生物细胞比作病毒的“家”,是因为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根据上文,可以推测第①段中的“宿主”是指_____。5.在防“非典”期间,假如你母亲去超市购物,准备戴—个只有6层纱布的口罩,你如何劝说她戴上12层纱布的厚口罩?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提示:①说明理由时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说话要得体;③不超过40字。)〔解析〕1.C2.(1)大小(2)生存能力3.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嫩才能复制扩增。4.病毒所寄生的活细胞。5.答题要点:①讲清理由(“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多倍”,或“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只有60—毫微米”);②称呼,应将书面语“母亲”换成口语;③语言简洁。四、拟写题型命题人给定范围,要求学生拟写出简洁、明了的短语,或写广告语,或写留言,或写电视字幕。如:(例4,山东中考)用一句话为“抗击非典”宣传活动拟一则公益厂告,至少用上两个成语。(例5,宿迁中考)读下面这则消息,请你写一条电视滚动字幕以辟谣,不超过30字。读5月17日《江苏科技报》报道:来自ⅹ×市公安局的消息称,5月6日该市一些地方“硝烟弥漫,鞭炮声不断”,原因是该市盛传着这样的谣言:医院产下一“神婴”,该婴坠地即说:“燃放鞭炮,可防治非典。”谣言一出,一些盲目恐慌的人纷纷用电话、手机等四处告知亲友,一时间,诚市部分地区群众抢购炮燃放,以“炸走”“非典”。〔解析〕“非典”流行期间,有极少数人造谣、传谣,人为制造恐慌气氛,致使缺乏科学知识的少数人盲目恐慌,还有极少数干部和医护人员因害怕“非典”而擅离职守,给防治“非典”工作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宣传科学的防治方法,引导人民理智地对待“非典”;号召人民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树立正面形象,宣传抗“非”英雄的事迹,在那时显得非常重要。这二题就是围绕这些主题拟就的,例4答案如: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表共济,必将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例5如:①鞭炮岂能炸“非典”,防“非”只能靠科学。②“神婴”之说纯属谣言,防治“非典”须靠科学。③战“非典”不靠科学靠“炸鞭”,纯属谣言。④”神婴”之说纯属谣言,信谣传谣扰乱社会,属违法行为。五、分析题型(例6,湘潭中考)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去“非典”的日子里,有少数人却接机哄抬“防非”物品价格,坑害百姓。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请就此事发表看法。字数在-之间。(例7,贵州中考)抗“非典”引发了人们的一些深思,你是怎样想的,读读休的见解?〔解析〕“非典”流行期间,少数人不顾人格哄抬物价,制或售假、劣防“非”产品,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例6题中命题者就聚焦这一主题,请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就少数人的行为发表看法,这是一道非常切合时代意义的题目。记者能主持正义,敢于讲真话,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客观上就把学生置于正义的立场,这一身份的变化,就把学生推到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角色上,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气、勇于讲真话的良好品质。例7让学生针对“非典”发表看法,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的思想水准。可从环保、卫生、习俗等角度谈,只要是对抗”非典”所引发的联想,言之成理即可。六、析表题型(例8,苏州中考)下边是5月12-21日全国和北京新增非典确诊病倒的疫情走势围,请你对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1)从整体和局部看,全国和北京的疫情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势?(2)北京的疫情变化对全国的疫情变化有什么影响?〔解析〕本题以“非典”疫情的变化作为内容,以曲线图为载体来反映全国和北京“非典”疫情越来越好的形势,给人以信心和鼓舞。分析曲线图可以发现:全国和北京的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有波动,5月13日(或5月14日开始)下降幅度明显加大;(2)北京的疫情变化直接影响全国的疫情变化。七、读图题型(例9,黄冈中考)下图是中国邮政继年和年发行的抗洪赈灾邮票之后所发行的反映我国重大灾害的第三套邮票,主题为《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仔细观察这枚邮票,用简洁的文字对其构图设计及含义加以说明。〔解析〕命题者选择抗击“非典”的纪念邮票作为语料是有时代和现实意义的。这种题型不仅能考査学生的观察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考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代表中考题型改革的方向。观察这枚邮票,可以发现:这枚邮票由左右两幅画而构成;左边是一个中国结,右边上方是白衣天使,右下方是锁定“非典”病毒的枪口。整个画面象征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八、写作题型(例10,甘肃中考)年的春天,我们除了嗅到花香,还不时地嗅到消毒药水的气味,”非典型肺”这场突如知其来的灾难降临我国,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12日,“兰山中学学生会”就预防非典”召开了专了会议,现在请你以“兰山中学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员工枳极行动起来,预防”非典”。(例11,广西中考)最近,新闻媒体上最震憾人心的广告语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都在与“非典”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在我们身边,有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着许多令人深思的变化。请你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事它的甘苦。题目自拟。〔解析〕这两题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出发点,例10考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例2考査学生感知生活、提炼话题、写人叙事的能力。这两题的共同点都涉及到“非典”这一时代的重大话题,特别是第11题能让学生在写人记事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建议:平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