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1、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和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类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2、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重视“茶之功”,即重视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和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求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动身,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1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情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地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加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逍遥享乐精神的1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穷,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3、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到达“至虚极,守静笃”的境地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情到达“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地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熔化物我之间的界限,和“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都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4、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寻求的“无我”。无我,并不是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峙,到达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情的最高寻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行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对”无我“境地的一种有益尝试。

  5、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括了物资、行动、精神三个层次。

  物资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动方面,中国茶道讲求在茶事活动中,1切要以自然味美,1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盘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1举手,1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情得到清静、恬淡、孤单、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恍如自己与宇宙融会,升华到“悟我“的境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mlc.com/wazlyy/854.html

 


当前时间: